IT之家1月21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報,1 月 20 日,由中國科學院、中國工程院主辦,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 2020 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、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北京揭曉。
2020 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分別是:
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,科學研究啟動;
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,北斗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完成;
深潛再傳捷報,我國無人潛水器和載人潛水器均取得新突破;
我國率先實現水平井鉆采深??扇急?;科學家找到小麥 “癌癥”克星;
科學家達到 “量子計算優越性”里程碑;
科學家重現地球 3 億多年生物多樣性變化歷史;
我國最高參數 “人造太陽”建成;
科學家攻克 20 余年懸而未決的幾何難題;
機器學習模擬上億原子:中美團隊獲 2020 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項戈登貝爾獎。
▲ “中國環流器二號 M”裝置,新一代“人造太陽”
2020 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分別是:
科學界完成迄今最全面癌癥基因組分析;
人造葉綠體研制成功;
人工智能首次成功解析蛋白質結構;
新型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變為甲烷;
腦—機接口技術助癱瘓男子重獲觸覺;
科研人員繪出迄今最大三維宇宙結構圖;
美研究人員在超高壓下實現室溫超導;
“基因魔剪”首次直接用于人體試驗;
引力波探測器發現迄今最強黑洞合并事件;
冷凍電鏡技術突破原子分辨率障礙。
IT之家了解到,此項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 27 次,去年的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分別為: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、我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恒星級黑洞、我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、我國科學家研制出新型類腦計算芯片、世界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核心部件完工交付、“太極一號”在軌測試成功 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邁出第一步、最新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約24%的材料可能具有拓撲結構、我國科學家解析“奇葩”光合物種硅藻捕光新機制、我國自主研發臨床全數字PET/CT裝備獲準進入市場、科學家發現16萬年前丹尼索瓦人下頜骨化石。